记者昨(14)日从市目督办民生科获悉,我市今年十大民生工程日前正式公布,涵盖了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10类132个项目,其中省下达目标105个项目,市自选目标2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5.6703亿元。
今年十大民生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公共财政支出,加大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民生工程资金投入继续保持高位,项目内涵更加丰富。同时,通过项目增减优化,提标扩面,使其更加贴近百姓生活需求。
就业促进工程:城镇新增4.2万人就业
作为放在首位的就业促进工程,围绕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加强民工技能培训等方面安排了众多项目。其中,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3万人;扶持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12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8000万元;提供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2100万元;发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15000万元。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8月底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6%;吸纳5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促进24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2009级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2.66万人;劳务扶贫培训726人;贫困地区农民技能培训2000人;新型农民培训2万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30万人次;农村青年技能培训600人。
扶贫解困工程: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
扶持9.02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按城市低保人数计算,城市年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到175元;按农村低保和五保人数计算,农村年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到170元。新建社区慈善爱心超市12个。为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3.5万人次,新建两个县级以上规范化法律援助接待受理厅;建立规范化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18个;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00件。给予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每人每年960元奖励;给予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1320元或1620元扶助金;给农村符合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条件的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的奖励。为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每人每年提供生活和医疗救助300元至1000元。帮助372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施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300名。全面开展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应急救助,帮扶救助不少于5000人次。计划投资40万元建设市青少年权益维护综合服务基地。
民族地区帮扶工程:落实多个发展项目
大力实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扶项目。其中,在北川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帮扶项目16个,在平武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帮扶项目10个。深入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培训州县卫生行政干部4名,培训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2名,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人8名。
教育助学工程:建公办幼儿园22所
今年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做到应免尽免;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做到应补尽补。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实现招生3.2万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22所。继续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职学校学生3.96万人次,对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1至2年级所有农村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费资助;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700人;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2万人;资助业余训练贫困学生运动员;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上学2000人;资助灾区学生1年学习生活费用。开工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在贫困地区修建希望小学,建成农村留守学生之家16所。开工建设中小学校舍17.01万平方米。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人数达到2430人。
社会保障工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全覆盖
围绕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志愿者服务等内容实施的社会保障工程提出,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70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72元。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70%,集中供养率达到62%。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覆盖人群达71.5万人,其中参保缴费人数达5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覆盖人群达62.7万人。深入推进社区养老工作,再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2个。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92人。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服务居家托养智力、精神疾病和重度残疾人1620人;资助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2家;为500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医疗卫生工程:为2万名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新农合制度全覆盖涉农县市区,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5%,落实国家规定的新农合年人均筹资标准。加大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派遣172名三级医院医师支援县级医院,派遣94名二级医院医师支援乡镇卫生院;安排63名县级医院医师到三级医院进修培训。为2万名建档困难职工(含困难农民工)及环卫工人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3%。通过聆听世界人工耳蜗助听救助活动,救助贫困家庭0至6岁符合人工耳蜗手术条件的重度听力残疾儿童20名;开展爱佑童心救助活动,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救助。
百姓安居工程:建保障性住房1.3万余套
进一步缓解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3603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0.9508万户;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2万户。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实施133处中小型地质灾害应急排危。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1.8万口;解决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民生基础设施工程:改造城区堵点 治理城区内涝
民生基础设施工程将重点围绕城乡交通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建设等展开。建成农村公路790公里;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100公里。绕城高速南环线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二环路建设完成投资9.2亿元。开工建设一批人行天桥,改造城区堵点路口和城区内涝积水应急工程。新建社区警务室90个。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座,全面建成武都水库工程。实现135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解决230个行政村通宽带问题。
生态环境工程:退耕还林60余万亩
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污染治理、进一步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等。管护国有林459.6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61.75万亩;整理土地3.31万亩,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1.99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限期治理省挂牌督办7户工业企业、市挂牌督办5户工业企业;限期治理省挂牌督办3户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市挂牌督办9户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完成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4个;完成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规范化项目84个;建设机动车环保检测线项目13个;完成市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文化体育工程:建设全民健身路径22条
重点立足于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健身需求,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将完成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业务专用设备配送工作;免费开放图书馆8个;免费开放文化馆10个;免费开放乡镇文化站271个;免费开放博物馆和纪念馆9个。建设绵阳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支持改善青少年宫设施条件和配置青少年宫文体设施。依托文化站建设乡镇妇女儿童之家57个,建设村(社区)妇女之家69个。建设市老年活动中心(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710个农家书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体育锻炼75万人次;建设全民健身路径22条。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4000户卫星直播、1万户地面数字电视村村通建设。全年完成公益电影放映40896场次,完成城区未成年人公益电影展播5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