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进、拓、融还是展,其本质都是为城市的单核发展方向,进一步创造出更大范围的骨架延展空间。
而针对土地稀缺的中心城区,如何利用城市更新举措来创造新的价值,就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必答题。
这个问题对于游仙区来说可能更为迫切。
“涪江西岸是欧洲,涪江东岸是非洲”,一条涪江划开了两个不同的发展空间。
游仙与涪城虽然同属“老”区,但这么多年,游仙的中心城区仍然局限于开元场、沈家坝;而对岸的涪城区却发展为绵阳的商业、文化中心,也难怪绵阳人爱调侃说游仙区是后妈生的。
但事实上,游仙却像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聚宝盆”。
游仙,是绵阳汉唐文化、三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富乐文化的发祥地。汉阙、富乐山、涪城会、李杜祠、越王楼,莫不见证游仙丰富的汉唐和三国文化。
除此之外,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富乐山和芙蓉溪相互依偎,越王楼脚下,涪江水碧波闪耀。
更令人艳羡的是,游仙还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和消费资源。28名两院院士和8万名科技人才有着远超绵阳平均水平之上的购买力,他们对区域发展绝对有着很强的助推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规划和定位早已无法满足区域空间优化和能级提升。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商业缺乏,让游仙城区的发展逐渐失速。
幸运的是,今年三月,游仙区启动了6大片区改造。
其中,最受关注和期盼的就是越王楼片区的城市更新。
图源游仙发布
随着前段时间,越王楼片区规划方案的发布,绵阳人也对其改造后的样子充满了期待。
作为绵阳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越王楼片区由古至今都体现出极高的价值。
千年之前,作为盛唐经济在绵州的宏大折射,越王楼彰显了唐朝鼎盛、辉煌的样子,引无数诗人竞折腰,被称为“天下诗文第一楼”。千年之后,越王楼所在的板块,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板块,官方斥重资打造的热点区域,擘画出大量顶级城市资源,成为绵阳城市发展的价值高地。
越王楼片区整体提升改造项目是在“东兴路8号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上增加改造范围形成的统筹推进项目。
实施范围西起绵山路,东至一环路东段,北至治平路,南至剑南路东段,越王楼南侧临滨江东路规划绿地,涪江越王楼段滨水湿地一并划入改造范围。
核心区改造范围约681.99亩。其中,拟以拆除重建方式实施改造面积约528.60亩。拟以改建加建、综合整治方式实施改造面积约153.39亩。
本着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将片区的周边土地重新梳理,以唐诗文化为突破口,打造以越王楼为中心的景区环境提升板块、文创消费板块、文旅沉浸板块、文创消费板块、宜居板块为基础的功能片区,并且重塑整个区域的空间格局,形成绵阳唐诗文化主题城市片区。
在“文商旅”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下,打造出更适宜城市人居休闲生活的全新模式,并成为绵阳新的商业增长极,这也意味越王楼板块将被打造成绵阳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整个规划,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
1、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与提升,在保护原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还将建设总规模约4.8万平方米的文旅街区。
2、基础设施改造,优化片区交通道路,增加片区内基础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包括剑南路小学改扩建、新建幼儿园2—3所、涪江派出所迁建、新建地下停车场、街区绿道等。
3、居住品质提升,新建品质住宅、对老旧住宅小区进行风貌提升改造,并提升整个片区内的绿地率,包括越王楼前广场、滨江湿地改造、新建城市公园等。
相比园艺山、金家林等有着极高兑现速度的板块,越王楼片区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老城区,因其不可复制的文化肌理和稀缺的土地资源,在更新与保护的策略上较为谨慎,可能会给外界带来一成不变的错觉。
怎么从“量变”实现“质变”?
先从定位入手,原先的高档山地特色居住区的功能定位,使得越王楼—碧水寺历史文化街区也淹没其中,不能充分释放应有的土地价值。
根据新的规划方案,越王楼也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文心和文商旅增长极。
越王楼本就是绵阳唐诗文化的一个超大IP,而新的规划也将充分激活这个IP,发展“唐诗文化+”文创产业,紧扣“越王楼”IP,延伸场景演出、主题休闲、沉浸式商业、展览体验等新型文创产业,塑造地标性产业集群。
未来,这里将成为以历史文脉象征为依托,文旅、经济、产业、生活等多维度全方面升级的新区域。本就处于主城区的越王楼片区,一旦插上文化和产业的双翼,能级可能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重新蜕变的片区不仅为越王楼文旅价值、主城核心发展注入能量,也对主城区的价值回归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而这,向我们昭示出越王楼片区的发展空间足够令人充满想象。
未来,重新蜕变的越王楼片区不仅能主城核心发展注入能量,也将对主城区的价值回归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而这,向我们昭示出越王楼片区的发展空间足够令人充满想象。
要知道,现在的越王楼片区依然是五里堆片区肉眼可见的“洼地”。
打开二手房地图就不难发现,周边二手房因为老旧,挂牌单价基本都以5、6居多,而片区内的开元金座参考均价在1.2万/㎡左右。
而根据新的规划方案,片区内还有约300亩+的住宅用地,仅绵阳第三人民医院北部的原东材厂区就有约233亩,后期或将修建大平层、小高层等品质住宅。
而随着板块内的宜居性和配套力不断提升,这里的价格洼地也将迟早被抹平。
当然,它的更大期待点在于,一旦最终能够完美呈现,将会成为整个绵阳城区最好的更新标本。
因为绵阳老城区已进入存量时代,老城区的成片改造是稀缺资源,也是盘活土地价值的重要方式,导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是大势所趋。
从跃进路,到火车站前广场改造,再到越王楼片区改造,可以说,绵阳的每一次行动背后,都是老城区尝试走出“缺地”困境的探索路径,意在强调对产业结构、社会治理等功能的提升,最终激发老城区前进动力,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从层层细致的规划,到落实项目,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绵阳城市更新的速度和强度。相信,随着绵阳城市更新脚步的加快,涉及面越广,整个城市空间也会不断优化,从而为城市和经济发展赋能。
未来,绵阳将呈现出更加宜居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样的商业环境,城市资源和潜力都将得到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