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又翻到了这一页:5月12日。
四年前那个悲怆的瞬间之后,从救灾安置的“百日攻坚”,到灾后重建的“千日奋战”,再到发展振兴“万米长跑”的起步,我们走过了一段惊心动魄、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程。如果把这四年作为一个历史单元,我们该怎样解读?
有人说,这是泪水与汗水飞洒、悲情与梦想交织的四年;有人说,这是巨灾让人震惊、巨变让人震撼的四年;有人说,这是从起立到起跳、从毁灭到新生、从悲壮到豪迈的四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年只是短短一瞬,但透过四年前地震在绵阳腹地撕开的那道深深的伤口、以及四年来伤口愈合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绵阳人的坚强与自信,看到绵阳发展的动力和潜力,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未来不是历史的复制,历史却可以昭示未来。在发展振兴的“万米长跑”起步之时,回望过去四年,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超越自然的信念,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这四年,绵阳人的坚强和自信,是我们走向未来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走灾区,那一张张在阳光下绽放的笑脸,让人百感交集。
北川新县城。“北川可乐男孩”杨彬彬坐在轮椅上,在自己的汽车美容店前,用手指漂亮地打出了一个象征胜利的“V”字。四年前,他从废墟中获救时说了一句:“我要喝冰镇可乐”,被网友称为“新可乐男孩”。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大三学生龚悦挥舞着画笔,她的梦想是开一间自己的画室。四年前,她在废墟下截肢获救。
“我感觉身体比以前还好!”64岁的李明翠老人每天坚持锻炼两个小时。四年前,她在废墟下埋了7天7夜后获救,是北川老县城最后一名获救的幸存者。
四年前,熟人见面,无语哽咽,伸出几个手指头,那是代表家里遇难了几个亲人。“这下咋得了哟!”“日子咋个过噢?”……面对倾覆的家园,泪水模糊了人们的视线,许多人心中一片茫然。
日子咋个过下去?
“不能老是靠政府,我们要回去!”震后不到一个月,临时安置在九洲体育馆、南河体育中心等地的近8万名受灾群众坐不住了,纷纷返乡,生产自救。
从那时起,一场移山填海般的重建拉开了大幕,机器轰鸣,车辆穿梭,高高的塔吊昼夜挥舞……
材料短缺——砖石草木,就地取材;人手不够——乡亲邻里,互帮互助;资金匮乏——贷款借款,合资联建;时间紧迫——“白+黑”、“5+2”连轴转……
过去的年代里,这种精、气、神,演绎过大禹治水的神话,创造过“两弹一星”的传奇,支撑着绵阳从一个广袤西部小县城成长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城。灾后重建中,这种精、气、神再次迸发出撼动人心的力量。
震后5个月,北川“关内”12个乡镇、10万群众的“生命线”——擂禹路顺利打通,结束了绕行600余公里“入关”的历史;
震后第一个中秋节,江油市九岭镇粉石村二组17户村民乔迁新居,成为我市最早搬进永久性住房的受灾群众;
震后第一个新年,北川香泉乡异地重建场镇交付使用,成为汶川地震灾区第一个异地重建竣工的场镇;
一个个传奇在绵阳的土地上演绎:288天新劈一条横贯6个乡镇的辽安路,115天建成投资20亿元的中国重汽绵阳卡车项目,15个月建起北川新县城……2011年9月30日,三年灾后重建取得全面胜利!
2011年岁末,绵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浴火重生的绵阳,更加美丽。
不久前召开的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吴靖平动情地说:“遭遇世所罕见的巨大灾难,绵阳没有垮、绵阳的经济没有垮、绵阳人民的精神没有垮,全市经济发展没有耽误、全市重大工作没有耽误、全市民生事业没有耽误!”
四年来,绵州大地上让人荡气回肠的一幕幕,再次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奇迹的真正英雄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灾区干部群众的坚定、坚强、坚韧,自信、乐观、豁达,已经幻化成一张张笑脸,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坚强奋起、顽强奋斗、感恩奋进”,成为绵阳人走向未来征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巨大的历史灾难,必将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这四年,绵阳灾后重建蓄积的动力和潜力,是推动我们走向未来的强大引擎
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绵阳有足够的“能量”奋勇争先吗?答案已经赫然在目——
灾后重建中,绵阳总投资2267.3亿元、7314个项目,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均占全省1/4强,是建市以来投资总和的1.5倍。“苦干两三年,跨越20年”,今天的绵阳,已经走上了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高位求进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支撑!
2011年,绵阳成功跨入“千亿俱乐部”,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9.1亿元,是2008年的1.6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17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亿元,均为2008年的2倍。
投资拉动的不仅仅是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版图”的重构、开放合作的深化。多年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事情,在这4年办成了。
绵阳三次产业比已经从2008年的21.3:44.6:34.1调整为现在的16.7:51.9:31.4,第二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4.9%,全市工业化率提升到44.7%。
绵阳推进“两化”互动,重构经济发展版图。“一核四带”逐步演进为“一城三区四带”,城南新区、城西新区等新区建设明显加快;“铁、公、机”三路突进,绵遂高速、成绵高速复线、以及市到县5条快速通道全部建成通车,绵阳机场引进川航建设绵阳基地;“三新城”建设“一院所、一企业、一产业、一特色”的模式,催生了一批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清晰。
绵阳抢占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先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长虹打破了日韩企业对彩电核心技术的垄断,改写了国产彩电“缺芯少屏”的历史;九洲科技工业园暨军转民灾后异地重建项目竣工,助推“三网融合”;富临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高新区,占据新兴产业制高点……
绵阳实施“三个倍增”计划,园区、产业、企业不断“扩容增量”。“一县一园区”格局已经形成,绵阳高新区成为全省第三个500亿元产业园区;优势特色产业已经由“1+5”改写为“2+4”,继电子信息之后,汽车及零配件成为潜力巨大的又一支柱产业;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一批企业“块头”不断增长,富士康、艾默生、中国神华和中国重汽、辽宁华晨等一批大企业落户绵阳;宝马、大众/奥迪、飞利浦、伊顿、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正与绵阳本土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5·12”四周年之际,一个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同样印证了绵阳的动力和潜力。
5月7日,凯丹集团(中国)高层来绵考察;
5月8日,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欧尚集团亚太区总裁来绵,实地考察和评估在绵投资项目选址;
……
这四年,“恢复与发展相融合”的发展型重建模式,为绵阳走向未来铸造了强大引擎。
灾难有多大,中国就有多强。这四年,绵阳巨变所彰显的制度优势,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强保障
回望“5·12”,那一个个感人的情景如在昨天。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危难关头,胡锦涛总书记以朴实的承诺,抚慰了悲伤中的受灾群众。震后,他先后3次来到绵阳,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前,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的讲话震撼人心。震后,他十余次踏上绵阳的土地,为灾后重建殚精竭虑。
地震发生以来,所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来过绵阳,从物质家园重建,到精神家园重建;从文化重兴,到社会重构。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灾后重建的每个重大问题,都让中南海时刻牵挂。
一个政党的威信,来自于危难关头的勇于担当。这种担当,不仅体现在高层,在基层党员的身上同样得到彰显。
“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在地震中失去多位亲人的北川县委副书记瞿永安的话,揭开了灾区巨变发生的秘密。一位到灾区考察的外国友人由衷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如果没有全国人民的帮助,没有对口援建,短短三年就站起来,想都不敢想!”
今天,当记者重走灾区,再次被巨变强烈震撼,进而探寻“为什么能”的时候,灾区干部群众常常如是感言。
震后仅一个月,国务院即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山东——北川、辽宁——安县、河北——平武、河南——江油……各对口援建省市把灾区当做自己的地区,把受灾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人才、技术、资源和资金向灾区聚集。
山东寿光的蔬菜,在北川的土地上抽出嫩芽;河北的资金,让平武的茶叶飘香万里;辽宁的华晨动力南方基地,在安县的土地上破土动工;河南人治理黄河的经验,在江油的涪江河堤修筑上再显威力。四年过去,“对口援建”正向“对口合作”演变……
无论是举国动员生死营救,还是安置群众“百日攻坚”、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动员能力,在绵州大地得到生动印证,灾区成为“中国探索”的实验场,“中国力量”的汇集地,“中国道路”的浓缩版。
过去四年,我们抗击了8级地震的惊天灾难,战胜了次生灾害的轮番侵袭,破解了重建路上的道道难题……未来的路上,我们有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战。
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未来就充满希望。回望过去四年,我们迈向未来的步履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