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也将再次迎来爆发时刻。
新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早在2014年,绵阳就开始着手谋划“I型大城市”的目标,在“一城双心”的框架下,绵阳一路向西,势如破竹。
踩在2020年的尾巴,绵阳科技城新区作为省级新区被正式批复,一场如火如荼的建设就此拉开序幕。
时隔近一年,随着新区直管区方案的正式批复,关于绵阳未来城市新中心的模样愈加清晰,也意味着,这一重大战略进入了具体落实阶段!
这是一份非常务实的规划,重视生态,关注人-城-产的人本逻辑,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主基调。同时,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它不仅仅是一个新区的蓝图,更是关乎着整座城的命运!
科技城新区直管区之于新区是什么关系,和科技城新区直管区(起步区)有什么区别?
直管区就是新区未来的中心城区,是新区发展的引擎,是绵阳十字发展轴。
而科技城新区直管区(起步区)是直管区的一个板块。
规划范围:东起二环路、西至科创大道,南起安昌河、北至绵安路,总规划范围面积约24平方公里。
在“创新新引擎,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空间”的高定位下,这里将打造新一代绵阳“城市之心”,以及一条引领绵阳的中央脊轴。
按照规划,新区直管区将形成“一湾、两轴、三廊、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湾”指依托科技湖水湾和中心公园,打造的未来城市新中心——城市之心;
“两轴”指创业大道发展轴与科技城大道发展轴;
“三廊”指鼓楼山中心绿廊、高速绿廊以及高压走廊生态绿廊;
“四区”指新中心综合组团、科创走廊组团、科技新城组团以及已建科创园组团。
透过这份规划,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窥见绵阳未来的发展格局。
1、交通上,打造“城市中央脊轴”,带动城市高效发展。
南北发展轴:优化创业大道线位,北接绵宏路,直通安州区,南连一环路,直至经开区的城市主轴。
东西发展轴:以科技城大道发展轴为主,打通安州、青义、龙门,连接游仙石马,贯通新区北翼。
并以创业大道为轴,东连西延,形成特色鲜明的新中心综合组团、科创走廊组团、科技新城组团以及科创园四大功能组团。
绵阳作为带状中心城区,同时受地势影响,城市不可能再以“摊大饼”的形式粗放生长,只有组团式协同发展才能实现绵阳的“百花齐放”。
于是,这两条引导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核心功能、贯穿整个绵阳、连接城市各个重要板块的城市发展主轴线就显得尤为必要!
而新区作为绵阳的创新引擎,两大轴形成后,将带动整个绵阳的发展。
发展谋变,道路先行。绵阳在主轴上还投入了大量交通资源。
按照方案,本次规划形成“三横多纵”的路网格局。
“三横”:交通型快速路——绵安路,服务型主干道——创业大道,生活型景观大道——绵盛路;三条不同职能的东西向骨架路网,各司其职,将东西两个中心紧密联系起来。
而“纵”就不用再赘述了,近两年,绵阳上下掀起交通建设“热潮”,累计完成投资达740亿元,加速构建外联内畅、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争取5年内,基本形成市域1小时覆盖、成渝双核2小时互通、国内重要经济节点城市3小时到达的交通圈。
2、产业上,以创业大道为轴,形成特色鲜明的新中心综合组团、科创走廊组团、科技新城组团以及科创园四大功能组团。
这四大功能组团,包含了金融商务、科创产业园区、创新中心、科研中心、科技智谷……绵阳新区的高端要素和科创资源将在这里加速流动。
不得不说,这里将成为观察绵阳科研成果和新兴产业的新窗口。
3、生态布局上,将一改安昌河平顺且单调的线型景观,结合鼓楼山中心绿廊,相互渗透,构筑活力水湾,打造市民共享的水湾公园,总体形成一带多廊的生态格局。
鼓楼山中心绿廊、高速绿廊以及高压走廊生态绿廊为新区筑下生态底色,未来,在科技城新区,高楼天际线与绵延不绝的中央公园相互辉映,市民推窗见绿、推门见景,这样的诗意生活想想都令人期待!
大手笔的生态建设,辅以更新的规划,满足、提升绵阳人对城市公园的需求度,彻底激活空间的经济、生活和美学价值,最终成为不可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4、城市形象上,新的规划将依托水湾生态景观资源,在两轴交汇节点打造绵阳城市新中心,承载全市公共服务、文化体育、综合商业和总部商务等核心功能,集中展示绵阳城市中心形象。
城市印象,某种意义上决定人才流向。
科技城新区直管区作为未来复合型中心城区,在湾心处,设置了大片的文化用地和体育用地,目前体育用地已经开始进入征地程序,将用来修建体育中心。
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中央公园……以公共开放空间,打造24小时城市休闲活力带,以高人气带动城市消费,进而激发城市的隐形经济价值;结合周边的商务金融中心,一座生机勃勃而具有向心性的新城市中心正逐渐朝我们走来!
可见,新区直管区这一次是全方位的资源配置,试图辐射整个绵阳都市圈,新区直管区作为龙头担当,势必要挑起绵阳高质量发展的“大梁”。
纵观方案,可以很直观感受到绵阳西进战略涌动的澎湃动力。新的设计之后带来的就是大手笔投资+超快的建设速度。
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往往能够点石成金。对于新的城市空间格局,绵阳将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与气质,提高其在成渝经济圈的竞争力。
处于趋势和风向之上,新区要飞起来了。
跟人一样,城市发展也讲究天道酬勤。
绵阳,是一座低调的城市,在成都的光环下,总是容易被忽略和低估,但近年来,它却一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野蛮生长,尤其是新区。
这几年,在成渝经济圈的大背景下,绵阳更是拿出了赶超的架势,在城市规划、经济产业、市容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频频出手,干劲十足,其媒体存在感、人才吸引力、产业高级感等也陡然上升。
10月18日,绵阳科技城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135.87亿元,涵盖新型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
道路、公建配套(中学、小学、幼儿园)、市民中心,科技之心等,体育中心、智慧城市等项目已纷纷备案、开工,新区未来指日可待。
日前,直属于国家工信部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首家上市的咨询企业“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从“新产业、新技术、新空间、新业态、新模式”五个维度评分,发布了全国城市新区“五新”潜力50强,绵阳科技城新区位列16名。
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实力的彰显,更是格局和高度的考量,更需要持续的内功修炼,以及高度开放,做好长远规划。
显然,绵阳大局已显。
这些变化,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未来都将形成蝴蝶效应。如今,新区无疑站在最前端的“风口”。对于整个城市而言,这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在大势面前,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你要坚信,时间永远是检验一切的最佳标准。
蓝图已绘就,筑梦惟有笃行!
新区加油!绵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