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绵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全国性重大经济改革决策和国家确定的多类试点市中先行先试,成功地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地区迈向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在西部城市中率先崛起的辉煌业绩。
以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高地”为指引,在后重建时期,站在灾后重建辉煌起点与处于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阶段的绵阳,表示将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力推在对外开放上“杀出血路”与“趟出新路”。
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这已然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六月绵阳,发展潮涌。在6月15日举行的绵阳市委常委会上,何以整体推进绵阳招商引资大突破,成为绵阳决策者们长时间研究的一个重点。彼后,6月21日,绵阳召开了近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会上,不仅真金白银地重奖过去一年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重点项目社会引荐人,同时出台了全市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绵阳计划在未来五年,到位国内市外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5家以上。
“没有今天的大投入,就没有明天的大产出;没有今天的大招商,就没有明天的大发展。”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表示,“在发展振兴阶段,保持投资高位增长势头,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单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借助外力,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力吸纳和承载国内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为绵阳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增量,提供新的动力。”
[#分页标题#]
发力招商:绵阳必由之路
震后4年间引进外资1435.9亿元,相当于震前8年总和的2.2倍。
6月6日,绵阳科技城第一款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绵阳造”汽车激扬上市。
这一由华晨汽车南方基地打造的首款全新乘用车的面市,成为绵阳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又一极具里程碑的事件。该基地规划到“十二五”末,达到30万辆整车、50万台发动机、50万套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
在继电子信息之后,绵阳意欲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第二个着力打造的千亿级产业。此前,今年4月,绵阳波鸿集团还与德国著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EB公司,达成在绵合作生产第三代发动机缸体之协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0万件发动机缸体铸件的生产能力,成为奥迪EA888第三代发动机缸体中国唯一供货方。此外,中国重汽西南专用车生产基地在绵已正式达产,富临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年产12万辆传统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项目于去年开工。
借力开放之思维与招商之策略,承载着几代绵阳人梦想的汽车工业正开始远航。这也是近年以来绵阳举全市之力,以开放促发展,以招商强产业的一个缩影。
有一项统计表明,2008年-2011年,绵阳累计引进国内市外直接投资1435.9亿元,相当于震前8年总和的2.2倍。其中,2011年全市引进国内市外履约项目626个,到位资金487.7亿元,为2007年的2.6倍。四年间,全市累计利用外资11亿美元,2011年达到3.4亿美元,为2007年的1.6倍。
朝着“再造一个工业绵阳”这一目标,以产业为先、优势优先的绵阳将着力培育打造的“2+4”优势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瞄准重点区域,注重高端切入,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先后引进了富士康、艾默生、拉法基、沃尔玛、华润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旭虹光电、中国重汽、中联水泥、华晨汽车、江苏雨润等一大批国内500强企业。
其中,由长虹与富士康总投资达5亿美元的智能手机、智能移动终端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000万部智能手机的生产规模,实现产值500亿元、利税40亿元,助力绵阳建设“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仅去年,绵阳就引进履约“2+4”产业项目310个,占工业项目总到位资金的65.5%。全市“2+4”优势产业去年产值突破1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1.2%。招商引资已成为助推绵阳工业强市战略和优化绵阳经济结构的重要内生动力。
“纵向比快慢,横向比高低。”在客观辩证地看到这一系列成就的同时,绵阳方面更是十分深刻地认识到绵阳的招商引资工作尚需进一步地向深度破题、广度推进,必须树立一种更强的忧患意识、更强的进取意识,推进绵阳招商引资上台阶、大突破。
[#分页标题#]
发力招商:绵阳凭借什么
“到中国去、到西部去、到绵阳去!”作为世界500强之一的艾默生全球董事长范大伟先生,在考察整个中国及其绵阳后如是认为!
有经济学家认为,招商引资的过程,其实质则为一个地方发现优势、挖掘优势、打造优势、放大优势,并将其优势用足、用够、用到最大化的过程。
发力招商引资,绵阳优势何在?上月,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的一篇文章,或许能给我们观察绵阳提供另一视角。文章称,中国的三线城市是当今中国最活跃的地方。在这些城市中,被誉为中国“西部硅谷”与“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绵阳尤为值得关注。作为中国重要国防、科研和生产基地的绵阳富集着丰富的科技资源,人口超过500万,几乎与纽约曼哈顿的居民一样多。随着中国西部大开放战略及其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包括中国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绵阳蕴含着无限的商业机会。“随着这些趋势的继续,像绵阳这样的名字将很快家喻户晓,就像现在的芝加哥和亚特兰大一样。”
而在此前在上海举行“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世博主题论坛上,作为当代国际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大师之一,被誉为“世界级城市规划大师”与定义“世界城市”的全球权威,伦敦大学巴特列特建筑与规划学院规划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彼得·霍尔(Peter·Hall)先生,在他的主题演讲中,也对绵阳这座城市的宜居性和创新性给以高度评价,并称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绵阳是共和国“两弹一星”的诞生地。世纪之交,在西部大开发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大的背景之下,有着“西部硅谷”之称的绵阳被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建设科技城的使命。绵阳,也由此成为中国唯一个以科技命名的城市。
国务院先后批复了绵阳科技城的发展纲要和发展规划,同时,将支持科技城建设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推进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建设”。
为此,国务院成立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委组成的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对科技城项目申报实行“直通车”机制。十年来,绵阳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00多项,形成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200多项,催生各类科技型企业数百家,获得中央、省支持的项目达到1000多个、资金数百亿元。可以说,“绵阳国家科技城”这一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正被越来越多富有远见的投资者看好。
而在灾后重建中,绵阳有7314个项目、2267.3个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目前这批项目基本全面完工。这一巨笔投资,相当于绵阳建市20多年投资总和(1985-2007年为1490亿元)的1.5倍,也将绵阳的基础设施一举至少提前了20年,成为领先西部基础设施的地区之一。
在交通建设上,绵阳以加速建设中国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四川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为指向,基本建成了包括3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15条航线在内的西部区域交通枢纽骨干网络,并全力打造与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地的半小时、1.5小时、2小时“交通圈”,以及与国内省会城市和主要经济发达城市1-3小时“航空经济圈”。
在城市建设上,“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绵阳城以建设绿色低碳的现代山水生态科技城为目标,城区建成面积目前已达到103平方公里、人口107万人,成为四川第二个过百万人口大城市。在这座城市里,由涪江、安昌江和芙蓉溪“两江一溪”三水交汇而形成的水面达到5.05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还大1平方公里左右。绿化覆盖率将近城区的50%。
德国宝马公司13次赴绵考察某重大项目后认为,“绵阳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艾默生全球董事长范大为先生,在考察整个中国及其绵阳后动情地说,“到中国去,到西部去,到绵阳去!”
[#分页标题#]发力招商:绵阳全力冲刺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作为统筹推进绵阳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力争年内引进市外直接投资50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到底在加快灾后产业振兴的绵阳经济运行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的作用?
来自绵阳市投资促进局的一份资料显示,仅在2011年,绵阳通过招商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已占到全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44.6%,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8.8%,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通过招商引资的工业所形成的总产值,已占到了绵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4.3%。
这一数据表明,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在扩增量中调结构,绵阳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调结构转方式的新路子。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绵阳方面更是期冀在招商引资上能实现一个“质的大突破”与“量的大提升”。
为此,绵阳市长林书成提出,要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作为统筹推进绵阳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招大引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力推绵阳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的双提升。并表示将力保在年内引进国内市外直接投资500亿元、到位外商投资3.2亿美元以上。
围绕这一目标,绵阳方面表示:将牢牢地把握集群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一经济规律,依托绵阳的比较优势和日益完善的产业基础,突出“2+4”优势产业和绵阳将着力打造的战略型新型新兴产业,力争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投入产出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和关键性的重大项目,包括立足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加大与几大世界500强与国内500强间的对接,力争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围绕绵阳着力培育的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军工及民用电光子、节能环保、激光及核技术应用等战略型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力争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并将依托长(虹)、富(士康)5000万部智能手机项目等优势企业、优势资源与优势产业,依托产业链招商,打造绵阳智能手机产业链、电源产业链、物联网通信产业链、电子连接器产业链、电池产业链、汽车电子产业链和电梯产业链等,实现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提出将大力引进央企、强力承接沿海、全力巩固港台、倾力突破日韩、着力拓展欧美。同时,出台新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既考核项目总量,又考核项目质量;既考核项目签约,又考核项目推进,把招商引资绩效作为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重引资的同时,绵阳还面向全球引智。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启动“千英百团”计划,力争到2015年,面向全球引进、培养国家级和省级符合绵阳优势主导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等领域所急需的、能推动重大项目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层次人才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以此吸引更多的资本与人才潮涌绵阳,推进绵阳加速构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和产业高地!
[#分页标题#]
记者观察非常绵阳:一个值得你关注的城市
在辽阔西部的千里古蜀道上,有一座叫绵阳的城市,一个值得关注的非常之城。
之所以谓之非常,这是因为:
这是一座有着2200年悠远历史与闪耀着人类思想光芒的智慧之城。这里,不仅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同时,这里还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也诞生于此。此外,针灸鼻祖涪翁、文昌帝君张亚子、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蜀中才子李调元等一代又一代的圣贤伟人都诞生于这方灵山秀水。
这也是一座富集着丰富科技资源的科技之城。她是共和国“两弹一星”的诞生地,邓稼先、王淦昌、朱光亚等一大批科学家曾在这里以身许国,为共和国长空铸剑,成为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这里拥有“国之重器”的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两院”院士27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余万人,成为中国同等城市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城市中科技资源最为富集的城市。而正是为了将这里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的战略决策。绵阳,也由此成为共和国首个以科技命名的城市。
这同时还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坐拥“四山三水”的绵阳城构成了“山秀绵州、水映涪城”的自然空间格局。在这座城市里,三水交汇而形成的水面比杭州西湖还大1平方公里左右。“城在山水间,人在画廊行”,有着“中国宜居第三城”之美誉。同时,在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绵阳,以“新老北川”领衔的地震遗址“全国唯一、世界唯一”;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境内的王朗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一山之隔,有着堪与阿尔卑斯山著名的黑森林媲美的景致,是全世界大熊猫聚集最多的地方……
开放,是一个国家及其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性重大经济改革决策和国家确定的多类试点市中先行先试的绵阳,成功地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地区向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的历史性转变。记者认为,如果说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盘活存量;那么,开放则为发展生产力,做活增量。二者即为推动一个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巨大轮子。当下,以省十次党代会所提出的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这一重要精神为指引,去年GDP首破千亿的绵阳,提出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誓言以一种夙夜思谋的状态和朝夕相争的作风,实现全市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上台阶与大突破。
当然,这一信心不仅来源于当下全球性产业大转移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绵阳所形成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通过灾后重建上千亿的投入所带来的领先于西部不少地区的基础设施环境,也为成为“外资西进、内资西移”重要选择地。而除了这些之外,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实施、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的推进等多项政策性方面的优惠、扶持与激励政策,也成为绵阳在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方面颇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
而这一信心,还在于绵阳上上下下与方方面面重商、亲商的氛围和安商、扶商的环境,记者在采访中,闻之两则故事,为之感动!其一:据说一企业当初在前往绵阳考察之后,惟独看中了市政府先前位于临园干道办公所在的那块“地盘”,最后的结果,是市政府当即让出了两座楼中的一座,由于办公室一时周转不灵,后来市长与副市长们召集工作会议不得不打起了游击。其二:讲的是绵阳一家叫利尔化学的科技型企业,创业初期,由于工程化技术障碍,公司连年亏损,曾一度工资都发不起。就在公司几乎陷入绝境时,绵阳方面不仅给企业送去了数百万的“绵阳市3115科技工程资金”予以支持,而且分管工业的市领导和相关经济部门也纷纷上门给企业“扎起”。该企业次年即扭亏为盈,现已成为一家上市企业。
也正是这一落地生金的环境,近年来,艾默生、富士康、拉法基等5家世界500强在绵阳直接投资设立公司,西门子、IBM、沃尔玛等7家世界500强在绵阳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华晨集团、中国重汽、江苏雨润、中联水泥等一大批国内500强或行业前100强的企业纷纷入驻绵阳。仅2008年-2011年,全市就引进国内市外直接投资1435.9亿元,相当于绵阳震前8年总和的2.2倍。艾默生全球董事长范大为先生,在考察整个中国及其绵阳后动情地说,“到中国去,到西部去,到绵阳去!”
信心迸发千钧力。我们期盼,在我省所大力倡导的充分开放合作的这一激越澎湃的时代大潮中,绵阳的对外开放好戏连台并更上层楼!
[#分页标题#]
亮点点击涪城:大手笔开建工业港
抢抓灾后重建、科技城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大手笔、大气魄地规划建设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涪城工业港。2008年以来,全区引进到位内资、外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1.2%、166%,累计实现到位内资132.2亿元、外资8774万美元。
游仙:在大招商与招大商中推进“4+1”产业
坚持“外招女婿内强儿”的理念,走专业化招商之路,成功地引进了投资达49.8亿元的西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投资17亿元的德国大众EA888发动机缸体项目等。同时鼓励本土扎根型、成长型、效益型企业做大做强,有力地助推了全区“4+1”优势产业发展。
江油:连续三年每月开工或竣工一个亿元项目
按照“李白故里,特钢新城”的战略定位,邀请天则经济研究所对江油产业结构进行解析,精心编制江油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了“做强特钢冶炼铸造能力、延长特钢材料制造链条、瞄准行业龙头”的招商路线图,2009年来,引进项目223个,其中工业项目154个,投资上亿元的工业项目35个。
三台:科学抓好“四个平台”建设
树立“大招商带动大投资、推动大发展”理念,做宽信息平台、做强产业平台、做实承接平台、做优服务平台,近三年来,围绕全县“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到位内资、外资分别为前10年总和的2.3倍和1.6倍,今年1-5月,协议引资32.8亿元,到位24.2亿元。
安县:统筹提升招商引资环境
投资24.8亿元构建县域半小时交通物流圈,建设5条对接绵阳的城市通道,引水入城,全力打造“川西北最美县城”,灾后重建以来,引进项目173个,协议引资148.5亿元,到位103.74亿元。今年前5月,引进项目15个,协议引资23.78亿元,到位11.81亿元。
高新区:跨越500亿 冲刺1000亿
做到“项目引进有人跟、推进过程有人管、建设困难有人帮、市场拓展有人助”,近两年来,相继引进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项目3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形成每季度“竣工10个项目、开工10个项目、签约40个项目”滚动发展的可喜局面。
经开区:建设特色园区 推进产城一体
根据“一园区一特色”的产业战略规划布局,突出电子信息、化工环保、食品和汽车零配件四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三个层次,集聚一批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实现园区产业发展和新区建设和谐共融,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园区企业已突破300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或参股企业5家及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或参股16家。